【促進理解接納的溝通法:同理認可六層次】
【促進理解接納的溝通法:同理認可六層次】
花媽最近對於該如何與正處青春期的女兒對話,感到很苦惱。
前幾天女兒放學回家後,就到廚房向花媽抱怨同學又在自己請假時、擅自分配分組活動裡不討喜的工作給自己,結果因此與同學吵架。花媽當時正一面準備晚餐,聽到女兒的抱怨便順口回應了一句「因為你沒去上學、當然就只能接受別人的安排啊」,沒想到下一刻女兒突然大發脾氣「那才不是重點!你根本不懂我在說什麼!」,然後就轉身離開、大聲甩門回到房間,留下錯愕的花媽一個人站在廚房。
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讓花媽不禁反思,為什麼總是沒辦法跟女兒好好對話?自己只不過是想協助女兒解決問題,但女兒都說自己只會數落、不理解她,難道自己真的哪裡做錯了嗎?
-
「同理認可」,指的是我們除了在溝通時試著將心比心理解對方的想法、感受及行為外,更進一步精確地傳達,對方這樣的想法、感受及行為,在當下的情境或個人脈絡下是可以被理解和接納的。
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接納,是建立社會聯繫的橋樑,也是增進情緒調節的核心。
當然,「認可」並不等於「認同」,能夠理解對方的反應在其脈絡底下是有原因的,並不見得表示也同意對方的反應是正確或適切的。
假如花媽能夠在對話中試著同理女兒抱怨背後的感受想法、並認可這些情緒反應其來有自,將有助於女兒在感覺被理解、接納之後,願意直面困擾的發生原因並投入解決行動,從而改善了親子溝通效能和促進關係親密感。
-
那麼,具體的同理認可能夠怎麼做呢?
以花媽和女兒的互動為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和練習「同理認可六層次」!
★同理認可層次一:觀察傾聽、表示興趣。
花媽雖然心裡認為女兒應該承擔請假帶來的後果、學習為自身的行為負責,但知道立刻給出評斷只會對關係造成負向影響,所以還是決定先讓女兒有機會表達。透過身體前傾、直接眼神接觸及專注神情,暫時放下心中的偏見、評價、判斷,向女兒傳達「我很願意傾聽、你什麼都可以跟我說」的態度。
★同理認可層次二:不帶評斷的反映、澄清、摘要。
女兒告訴花媽,本來以為跟同學是朋友、很信任她們,但沒想到她們卻不能體諒自己請假,好像故意用工作分配懲罰自己的缺席。花媽在傾聽女兒的描述時,持續練習保持中性、沒有評價判斷的態度,一面提出好奇性的問題、瞭解更多女兒在此事件上的感受想法,另一面則適時重複女兒的描述「本來很信任的人卻沒有體諒你的狀況」、向女兒確認自己是否有聽對女兒要表達的內容。
★同理認可層次三:命名情緒、想法、行為衝動。
花媽藉由將自己放在女兒的立場去想像感受「我會有什麼感覺和反應?」,結合女兒展現出來的表情、姿態、聲調及肢體語言,進行推敲並協助女兒去辨識,在這件事情中經驗到的是與「生氣、失落、難過、懊惱」等複雜感受相對應的情緒行為和想法。
這一層次可以說是同理認可中相對不容易、最像「讀心術」的部分,有賴花媽平時與女兒的互動、對女兒的觀察瞭解,才能做出精準的推敲和協助女兒說出這些隱而未說的感覺。不過,其實即使「沒讀對女兒的心」也沒關係,花媽前面營造的開放氛圍,仍能讓女兒很放心地表達對花媽解讀的不同意、進而由自己口中表達出深層的情緒感受,女兒還是能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被理解。
★同理認可層次四:以過去經驗理解行為的發展緣由。
在分享討論互動中,花媽與女兒共同瞭解到,女兒會在這件事情上面產生這麼大的情緒反應,源自於她過去曾有學校分組活動和請假錯失重要時機的負向人際經歷,讓她面對現在同學對待自己的態度變化,感到強烈擔心和不安,再合併對同學生氣和對自己懊惱的情緒,導致最後與同學衝突爭吵。
★同理認可層次五:表達對於在目前脈絡下會有此反應的原因的理解接納。
花媽以「如果是我的話……」作為開頭,向女兒表達若是自身處於女兒的立場,也可能會因為受到過去負向經驗影響,在這次分組活動的工作分配中、感覺到同學似乎不太友善的態度,而勾起對於同學背叛自己信任的生氣、自己不被同學喜歡的擔心,以及自己事情沒做好的自責,這些好多好多的不舒服感受,讓她會急著想要替自己的委屈發聲、以致造成爭吵,都是合理而可以理解的。
★同理認可層次六:全然真誠且平等的互動。
在整個同理認可的過程中,花媽態度真誠地與女兒站在平等的位置,女兒感覺受到理解、尊重及接納,不僅願意表達對於事件的感受想法,也更願意與花媽討論在參與分組活動和規則出席學校課程的困難、有動機討論改變方案,同時,雙方也都又收穫了一次正向的親子互動經驗。
-
事實上,同理認可六層次不僅可以運用在促進人際互動的理解接納,更可以運用在自己身上,增加對自我的理解接納、強化個人力量。
讓我們一起在日常人際互動與自我相處時,試著練習使用同理認可六層次、提升溝通品質吧!
若想更進一步瞭解同理認可的運作和應用,也歡迎前來找我諮詢!
參考資料:
劉珣瑛、吳書儀、張依虹、林誼杰、陳淑欽、周昕韻、林承儒、張輊竑、詹美玉、林穎(2022)。辯證行為治療。五南。
圖片來源:Flaticon
#賴怡臻臨床心理師
#同理 #認可 #理解接納 #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