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少年/少女心底話

2022-10-19

圖/文:張皓涵臨床心理師

青少年時期是最具挑戰的人生階段之一,其各方面技巧都不成熟,但卻面對大量的變化與挑戰,常讓身心都受到不小的傷害與挫折。生理方面,面對荷爾蒙快速變化而需重新適應自己的身體;認知方面開始有更多主張,想要有更多的控制感、自由等。人際方面,開始面對自我與同儕認同的時期。情緒能力則得開始學習情緒調節能力,假若幼兒時期沒有成功學習歸類自己混雜負面的情緒,情緒仍會一團混亂。青少年中,有些會選擇壓抑情緒,有些會跟情緒直球對決;然而兩種方式都讓青少年手足無措,表現行為也常讓家長飆升情緒、感到困惑,變成兩敗俱傷。然而這時期的家長若能體會有情緒是正常的,並且秉持「有情緒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表達情緒」的原則,就能讓青少年學習到如何與情緒共處。

青少年們在情緒混亂的情況下,共有五種常見的錯誤行為。其中四種是他們用來嘗試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錯誤行為、嘗試向大人索求愛。最後一種錯誤行為,則是青少年嘗試在生活中尋求刺激。

一、過度尋求關注: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特別、被重視的,但孩子有時會用錯誤方式來獲得關注(如:故意把事情搞砸、想辦法獲得「特殊待遇」)。家長在面對此情境時,可能會直接幫孩子把事情做好,或嘗試用哄騙的方式安撫;但這些方式可能僅讓情況短暫好轉,不久就會再次發生。家長如果常感覺到煩躁、困擾、擔憂或感到抱歉,那家中青少年可能正處於「過度尋求關注」的錯誤行為中。
#家長可以用的賦能方式包含,請孩子協助完成重要工作,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被重視,但過程中須避免給孩子特別待遇。而家長需要相信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要過早介入協助,也可以嘗試跟孩子一起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記得固定給孩子一段專屬於他的相處時光,讓孩子知道她在家長心中的重要性。

二、爭奪權力:
管教過程中,有時會嘗試用權威教育孩子,雖然立即見效,但孩子也可能用叛逆的方式爭奪主導權、變本加厲,造成問題持續蔓延。青少年會為反而反、搞小動作,家長也會想讓孩子知道誰是老大,然而競爭關係中必有輸家,也會賠上這段關係。其實青少年想要更多權力是正常的,家長如果時常感覺到生氣、被挑戰及威脅,甚至有時候出現被打敗的感覺,那家中青少年可能正處於「爭奪權力」的錯誤行為中。
#家長可以用的賦能方式包含,讓孩子在一定的限制內可以做選擇(如:選擇唸書前或唸書後玩電腦半小時)。可以請孩子幫忙,並幫孩子正向聚焦過程中的努力,過程中決議好的事也要貫徹執行。互動過程中,家長可在爭吵中先讓自己的情緒降溫,並嘗試發展出對彼此的尊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可能有共同決議事項。最後記得,當有共同決議事項時,得貫徹執行。

三、報復:
青少年感覺受到不公平對待、受到傷害,會直覺用報復方式反擊,造成衝突激化,家長也可能反射性羞辱及攻擊孩子。身為成年人,有責任去了解青少年發生什麼事情,思考如何打破惡性循環。家長如果常感覺到受傷、厭惡,無法信任孩子的感覺,那家中青少年可能正處於「報復」的錯誤行為中。
#家長可以用的賦能方式包含,在對話中傾聽並摘要孩子說的話、一同分享感受並建立信任;承認孩子受傷的情緒,也認同孩子的感受,但不因此認同錯誤行為(如: 認同孩子覺得被拋下的感受,但不認同因此甩門)。兒互動上也避免落入懲罰和報復的互動,且對於所有孩子一視同仁。

四、自暴自棄:
青少年常對自己充滿迷惘,會因為受挫而開始放棄挑戰(如:因作業分數不高而感覺自己不完美,這樣的情緒也常感染大人,讓大人跟著放棄或代為效勞(如:幫忙完成作業,或跟孩子一起放棄努力),但事後孩子卻越來越退縮、消極。家長如果感覺到同樣身陷絕望、無助無力,那家中青少年可能正處於「自暴自棄」的錯誤行為中。
#家長可以用的賦能方式包含,幫孩子把完成目標所需的條件分割出來(如:討論要用哪幾個步驟才能完成比較完美的作業),鼓勵孩子並聚焦在努力過程(而非結果),另外也要學習相信孩子、避免評價和批評(如:「你怎麼連這個也不會」),並以孩子的興趣為基礎來製造成功機會。過程中也記得用示範取代幫孩子完成任務,並不要展現出憐憫、放棄孩子的態度。

五、尋求刺激:
青少年有時也會為了尋求刺激而出現一些錯誤行為。這些錯誤行為(如:飆車、危險性行為、吸毒、飆車等)的展現會讓青少年沉浸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中。他們也常在心靈受挫時過於冒險、追求新事物。家長如果因孩子的行為感到恐慌、害怕,那家中青少年可能正處於「尋求刺激」的錯誤行為中。
#家長可以用的賦能方式包含,引導孩子以正向、安全的方式找尋刺激(如:運動、規劃出國旅遊等)。

參考資料:
陳雪如(2021)。《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臺北市:親子天下。

圖/文: #張皓涵臨床心理師
#好日子心理治療所
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北路227號2樓
近捷運三重國小站
0978-150-785
#青少年 #叛逆 #親子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