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計畫行為理論討論與青少年談論性的困難
圖/文:張皓涵臨床心理師
家長們常因為自覺沒有足夠的性相關知識、認為孩子還沒準備好要討論「性」這個議題、家長自己在談論到性議題時也覺得尷尬,或是受文化脈絡影響等困境而無法順利地跟這些青少年們敞開心胸談論這特定話題。
根據Ajzen於1991年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個體是否採取特定行為,是受到行為意圖的影響;而行為意圖會受到個體的行為信念(態度,意指想不想做)、規範信念(主觀規範,意指如何看待別人的看法)及控制信念(行為控制知覺,意指自覺做不做得到)等三個部份共同影響,因此可透過以下方式的自我提升,來促進親子間「健康談性」行為的品質。
一、性溝通的行為信念:行為信念是指,個體對行為的正負向態度,這會受到過去經驗、相似行為結果的影響。而在親子健康談性的行為中,當家長能建立正向經驗,並且相信他們能從這樣的行為中帶給孩子益處,就能開始在這樣的談話中感到舒適。
- 建議與熟悉性教育的專家討論、提升對性健康專有名詞的掌握度開始,以促進開始性溝通,並學習應對討論時孩子給的負向回應。其他作法也包含:
- 學習如何運用新聞、影集或是網路影片進行討論。
- 學習運用虛構的故事角色進行討論,降低討論時的尷尬感。
- 知道從何處獲得正確的網站資訊(如: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之青少年好漾館 )。
- 能依循孩子年齡有不同的討論主題(例如:男女差異、身體部位名稱、健康/不健康的關係、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何謂隱私、何謂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二、性溝通的規範信念:規範信念是指,個體認為具影響力的他人(如:其他家長、專家、自己的父母等)會怎麼想這個行為,如果重要他人投入此行為,個體也會穿戴上期待的衣冠。在親子健康談性的行為中,當越大量地處在充滿相關正確資訊的環境中,便越能克服大眾對於健康性行為的一些誤解。
- 建議:盡量參與親職性教育相關的工作坊、課程及活動,並大量接觸正確的性健康相關的媒體資訊(例如:美劇影集,《性解碼|Sex, Explained》,這些活動可以聚焦在性健康的討論,而當父母與孩子談論性的頻率越高,孩子就更有機會主動與父母談論那些來源較不可信的性知識,並從中引導孩子尋找較適合自己的答案。
三、性溝通的控制信念:控制信念是指,個案認為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到這樣的行為。在親子健康談性的行為中,性健康知識與自我效能感為開始與青少年談論性的重要關鍵。
- 建議:先知道,沒有所謂保證「感覺到舒服的討論方法及時間」,所以可以善用每天的生活經驗作媒材(例如:電視節目中羅曼蒂克的片段、聽到的歌中歌詞的意義、直接詢問孩子的同儕們都如何與異性互動)。而這些經驗都可以透過與性教育的專家討論,並透過專家的直接示範、與專家或活動中夥伴的演練來增加效能感。
參考資料: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Malacane, M., & Beckmeyer, J. J. (2016). A review of parent-based barriers to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bout sex and sexuality: Implications for sex and family educa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Sexuality Education, 11(1), 27-40.
圖/文: #張皓涵臨床心理師
#好日子心理治療所
🚩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北路227號2樓
🚃近捷運三重國小站
☎️0978-150-785
#性溝通 #性教育 #性諮商 #親職溝通 #親子關係 #親子溝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