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養

所有專業文章請參閱:

在了解的孩子的獨特性後,接下來,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技巧,來幫助我們更進入孩子的世界並減少孩子出現挑戰行為:(1)傳達同理:所謂的同理是透過我們的語言、語調、臉部表情和其他肢體語言,來向孩子傳達「我知道你的感覺」、「我了解你正在經歷的事」,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被接納,而不是試圖否認或改變孩子的感受。當孩子感覺到 「被接住」的時候,往往就能讓孩子的情緒慢慢地平靜下來。然而在傳達同理時,仍然需要考量到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有的孩子對於語言的接受度可能沒那麼高,那麼我們可以坐在孩子的身邊,以肢體語言(如:凝視、臉部表情、手...

席間,一個坐在我旁邊的7、8歲男孩,看到送來的義大利麵上、散佈著一塊塊梅花形狀的胡蘿蔔,臉色明顯變了一下、嘟囔了句:「小白兔的胡蘿蔔怎麼又跑來這裡」,但下一刻還是將胡蘿蔔叉起、送進嘴裡並吞下去。孩子嘛!特別是這個年紀的孩子,碰到不喜歡的食物、會挑食總是難免,但還是勉強吃下去的可真少見。我好奇問這個男孩:「你是不是不喜歡胡蘿蔔?但還大口吃掉了呢?」男孩依舊盯著餐盤,一邊專心叉著另一塊胡蘿蔔、一邊回應我:「因為不可以浪費食物,就算我現在不吃掉,等下胡蘿蔔放涼也不會變好吃,那還不如趁熱、比較好吃的時候吃掉它」,隨後將叉起的另一塊胡蘿蔔送進嘴裡。

掌握幾個要點,有效的給予孩子指令!【簡短】【小任務】【具體】像是這樣一句話「跟你說很多次要收玩具都沒收,快點收玩具!」當中包含的訊息有:

「我的孩子常常生氣、哭鬧,有時候甚至會丟東西或動手打人,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是在臨床工作上經常聽到的家長的苦惱身為家長的我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試著了解孩子的獨特性。其中包括了以下幾個面向:

青少年的大腦發展階段使他們更容易陷入情緒風暴中,且自我形象、人際關係等等都在建立發展中,是人生中極端不穩定、容易徬徨、自我懷疑的時候。與他們相處確實不容易,但把握原則、努力維持住關係,總有一天可以陪伴他們度過的!


當孩子出現不適切行為時,不停提醒都沒有幫助怎麼辦?
除了喝斥之外,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呢?
試試看以下的設限三步驟吧!